首页 > 廉政要闻 正文

廉政要闻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2 09:16:21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监督检查

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最近有职能部门组织大家参加就业培训吗?就业情况如何?”日前,重庆市黔江区纪委监委工作组来到城南街道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了解职能部门履职和群众就业情况。

  重庆市纪委监委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监督重点,要求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紧盯后续扶持和服务跟进等问题加大监督力度。李家溪集中安置点是该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黔江区纪委监委聚焦安置点群众就业问题,通过列席会议、听取汇报、查看台账等方式,对区人社局、城南街道等部门落实稳就业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区人社局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安置点已实现就业创业783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作出具体部署。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对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及时开展监督。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强化监督,紧盯配套建设、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等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履职尽责,保障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份。该省纪委监委把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监管纳入监督重点,严肃查处插手项目、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问题。省纪委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督促指导省生态移民局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2025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重点任务清单。该纪检监察组制定巡视整改监督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对巡视反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问题整改监督。黔东南州纪委监委采取“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机制,深入搬迁安置点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存在后续扶持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项目发展不齐全、搬迁群众就业难等问题,建立监督台账和整改台账,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整改。今年以来,该州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相关问题8个,党纪政务处分6人。

  “目前,每天生产多少件成衣?收入情况如何?”近日,四川省雷波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该县汶水镇汶水村彝绣坊制作车间,详细了解作坊生产情况。

  汶水村6组、7组是雷波县莫红乡和原上田坝中心乡易地扶贫搬迁户集中安置点。彝绣坊位于汶水村7组,有不少搬迁户在此务工。此前,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由于相关部门后续帮扶政策不精准、培养经营管理人员不到位,导致彝绣坊存在销售渠道单一、产品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及时向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反馈问题,督促研究解决。“我们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引入优质企业入驻汶水村,注册成立制衣公司,既解决了脱贫户的就业问题,又带动彝绣坊的生产经营发展。”汶水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说。

  四川省纪委监委在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每年确定部分县为直接联系点,采取重点督办、现场督办等方式,围绕责任落实、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监督检查。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联动,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发改、财政、人社、教育、卫生、农业农村、民政、金融等责任单位各司其职。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聚焦构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监督调研、查看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返贫风险户信息核实、评议公示等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建立“行业部门筛查预警+基层网格常态化排查+数据平台动态预警”监测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该区纪委监委紧盯搬迁群众就业难点堵点,联合驻区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与各乡镇纪委建立“室组地”协作机制,制定《易地搬迁后续就业扶持监督清单》,明确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培训质量等8类22项监督重点,并建立“整改回访+成效评估”监督闭环,对问题整改情况定期“回头看”,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就业动态监测台账》,对脱贫不稳定户、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

  惠民政策、资金落实效果好不好直接关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切身利益。云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把以奖代补、以工代赈、水电物管费补贴等列为监督重点,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定期调度工作进展、跟进提示提醒等方式确保惠民政策、资金落实到位。该纪检监察组协同省发展改革委深入文山、昭通等地进行监督调研,详细了解安置区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就业帮扶等推进情况,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推动解决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支付滞后、劳务报酬发放慢等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喻大伟)

>>><<<